藏经精阁已满十八点此进入_免费区国精产品红桃在线_麻w豆w传w媒w少w妇入口

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践行校企融合新模式

来源:实训与就业处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19日

   我校是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两年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在省、市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三部委有关示范校建设的文件精神,严格遵循《示范校建设任务书》确定的建设预期目标,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以校企合作为推力和催化剂,全面完成了示范校建设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通过了省级验收和国家复审。

  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完成,使我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实现了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学校内涵建设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因此根据会议的安排,现就我校在示范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果与大家共享、交流。

  通过示范校建设,在实践中我校积极践行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贴近用人需求、专业设置贴近产业、教学内容贴近岗位需求。学校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采取行业企业全程参与的方式,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实践,对示范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专业设置与建设有企业专家把关

  学校在示范校创建伊始,成立了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校企双方负责人、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工作章程,实施了例会制度,研究确定了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工作任务,设立了校企合作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信息交流反馈及协办开展活动事宜。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出台并组织实施了《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等多项制度,有效的推进了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在学校校企合作指导委会的领导下,各系成立了有行业、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参加的校企合作专家工作组,以学校为主体、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实现了“决策有专家咨询、过程有专家指导、改革有专家把关”的专业建设工作机制。在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召开了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论证会20余次,期间企业专家根据企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对我校的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使我校示范专业的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与企业按照哈尔滨市“4+6+1”产业布局和企业的生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发了5个新专业,调整了5个传统专业,这些专业由于适合地方积极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增强了社会吸引力,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生源结构不断优化,订单培养数量逐步增加,推动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提升。例如:2014年新设的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专业即实现了当年设置当年成班,招生达80余名,许多药企慕名而来预定该专业的毕业生。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实施了专业开发与调整由企业参与的会签制度,使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规范化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有企业专家参与

  学校以五个示范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各专业系都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改革工作组,以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随行业发展,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论证,完善了: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企共育”、药物制剂专业“学校培养+企业培养”、工程测量专业“两轮实习、三个对接、四个阶段、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电气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能力递进”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段阶梯递进式”、工艺美术专业“专业+公司”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构建并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在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分析分解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将工作任务提炼为若干教学项目,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的对接、学生技能与岗位技术的对接。校企共同建立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成立合作开发团队,共建专业优质课程,修订了79门课程新标准,编写了符合企业岗位技术需求的校本教材20本,开发17门精品课程,通过有针对性的深化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的岗位需求。

   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对企业的了解更加深入,促进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校不仅专业教师完成企业实践的任务,许多理论课和基础课教师也都积极报名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企业专家的积极参与下,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精品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企业专家指导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专业带头人管理暂行办法》、《双师型专业教师认定及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按照“专兼结合、内培外引”的优秀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打造由校内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促进了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壮大。建设期内校企共同完成了10名专业带头人、106名骨干教师、204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建设期内,企业安排专家为学校教师举办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内容的培训达1100人次,企业选派47名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校参与教学改革,承担教学任务,学校在企业聘请56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建立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师资库,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以教学能手的评选与奖励为载体,促进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学习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与企业共同建立由省级技能大师牵头的“双师”队伍培养分设于校企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强化训练站”等校内外生产实践环境锻炼;以及实施专业教师每年在企业实践锻炼40天以上的管理规定,由企业安排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采用“导师制”模式对口对专业教师“传帮带”,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教学能力,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真正达到名副其实。

   提升教师服务社会能力,两年内完成对企业技术服务13项。其中,电气维修专业带头人庞士河主持“改造挡边磨床电气系统”项目荣获企业装备技术创新奖,汽修专业带头人郭淑敏与企业共同研发了“汽车二级维护的标准化工艺流程”,解决了企业技术难题。

  通过示范校建设,我们以校企合作的途径,使学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原来的70%提高到85%。

  四、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有企业支持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校企共同健全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互动机制,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教育教学内容。探索实施了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共育模式,打造了优良的实训、实习环境和氛围,使我校毕业生技能扎实,就业稳定,薪酬增加。

  建设期内,在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下,配合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学校升级改造和新建了19个校内实训室,新建了4个校内实训基地,新增实训设备1068台(套),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还本着求实、求新有利于学校示范校建设、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有利于服务企业的原则,引入了黑龙江省泰禾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松江电机厂等企业共建了2个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和药物制剂专业GMP仿真车间,将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和企业生产紧密衔接,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融入学校专业教学精品课程,将企业和行业的标准、技术和管理引入了实训教学过程,实现了学校即工厂、课堂即车间、作品即产品的教学新模式。由企业技术人员在现场做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工期,并解决了困扰学校多年的实训教学耗材问题,仅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每年节约资金近30万元。

   充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仿真车间,安排能工巧匠阶段性运用学校多媒体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讲授专业知识,传授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巧,促进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丰富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内涵,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能力,提升了学生职业素质,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毕业生的稳定就业,为学校带来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例如:2012年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新增口服液生产线,需要大量技能人才。针对这种情况,药物制剂专业与其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为企业订单培养107人,目前学生已在该企业岗位稳定就业,其中部分优秀学生已经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满足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也与哈尔滨鑫卫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哈尔滨福通汽车修配有限公司、鑫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制定并实施订单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按照岗位实训和特定职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

  工程测量专业与黑龙江省地质测绘院、黑龙江省城镇住宅建筑工程公司、黑龙江省恒信测绘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建立了“四共享”(既师资共享、培训共享、文化共享、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合作关系,保障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按照学校制定的《校外实训管理制度》、《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与订单企业采取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培训教师和员工等四个方面的合作,密切了校企合作关系,加强了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管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企业的建议下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替代了学校建筑施工实训室、实验室的建设,解决了建筑设备和材料损耗大的实际问题,不但节约了资金又防止了重复建设。

  电气维修专业构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有”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3个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培训进修提供保障。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与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和长城宽带等企业进行订单合作,建立以订单培养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平面与网络设计专业与北京恒游网络有限公司、哈尔滨元洲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麻雀装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专业+公司”的三个“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与公司”(专业管理机构和公司管理机制)二合一、“班级与公司”(班级管理与公司管理)二合一、“职员与学生”(公司职员与学生)二合一。在办学的组织架构和教学过程中完成并实现“产业与专业”的融合,形成“授业、学业、就业、创业”资源配置最优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职业教育链、 “产品、研发、营销、管理”的产业链。将学生打造成技术能手、创业标兵,增强了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信心及能力。

  建设期内,学校积极探索深层次、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2012年10月,我校与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所属的38家企业签订了“服务地方经济、密切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战略框架协议。校企合作向多元化、纵深化发展,校企战略合作创新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使学校人才培养有效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校企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互利共盈的原则,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引企入校、教师实践、职工培训、企业专家进校园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围绕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实施新战略、实现新跨越”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市就业工作提质量上水平做出了贡献。

  建设期内学校为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输送急需的中、高级技能人才1000余人,为企业培训员工3000余人次。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实现了校企合作一体化育人,双方共同制订招生简章、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培训教材和校本教材、共享双方实训基地、互设班主任、互派任课教师,注重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校内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都具有浓重的企业色彩,并在开班式上新学员就穿上了企业配发的工装,增加了学生的归属和荣誉感。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的冠名班解决了限制企业产业调整、产品转型的瓶颈,解决了多年来招收高技能技术工人难的问题,同时也促进我校专业建设及生源素质的提高。

  五、评价模式改革有企业配合

  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建立学校、企业、社会的多元评价模式,做到了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邀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校企共同举办技能节、技能比赛,以赛代考创新考评方式,聘请企业专家担任评委,现场指导,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采用在学生毕业的最后一个学年或学期,由企业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

  例如:2014年机械加工专业与哈尔滨海明润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学生开展技能竞赛,药物制剂专业与哈药集团针对岗位能力,共同制定评价与技术比武方案。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竞赛方案,评分细则,企业专家担任评委,以赛代考,技能竞赛和技术比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回顾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我们虽然在校企合作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高标准的实现三部委[2010]9号文件所提出的7项改革任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将把项目建设的结点作为学校深化改革发展的新起点,重点在践行现代学徒制新方式、探索有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新领域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多元化,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职业教育新模式,为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做出应有贡献。

  

  

 

  

  



惠东县| 莱芜市| 曲沃县| 景宁| 连云港市| 许昌县| 休宁县| 壶关县| 晴隆县| 武夷山市|